《年轻的酒神》:[意]卡拉瓦乔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贝七”)壮丽杰出,不亚于《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曲中跃动的节奏和绚丽的色彩,被称为是向“酒神”献祭的狂舞。以前提到“棒打鸳鸯”的维克(舒曼的岳父、克拉拉的父亲)听了“贝七”后就曾说,“贝多芬该不会是喝醉酒的时候作曲的吧?”
━━━━━━━━━━━━━━━━━━
安托万·布德尔,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助手和学生。1888年,安托万·布德尔创作了一座贝多芬的雕像。雕像中的贝多芬乱蓬蓬如雄师般的头发、紧闭的嘴唇、微簇的眉头,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内心巨大的热情,和即将爆发的力量。
雕像底座刻了一句话,“为人类酿造醇酒的酒神”,这句貌似景仰和赞美的话语,其实正出自贝多芬本尊之口。
1813年,曲调似疯如舞的《第七交响曲》(“贝七”)问世,一些批评家讥为“醉汉之作”。对此,贝多芬答以:“我就是为人类酿造醇酒的酒神,只有我才能给人类灵魂神圣的昂奋。”
安托万·布德尔画像与“贝多芬”雕塑
贝多芬说的“酒神”是何人?狄俄倪索斯(希腊语:Διόνυσος),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罗马人信奉的酒神巴克斯(拉丁语:Bacchus)相对应。狄俄倪索斯被认为是“葡萄酒之神”,他最大的特征就是葡萄树和繁茂的葡萄藤蔓。神话里,他布施欢乐与慈爱,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极有感召力。
《酒神巴克斯》:[西]委拉斯贵兹
他的来历有多种传说,最普遍的是宙斯与塞墨勒之子。塞墨勒是忒拜公主,宙斯爱上了她,化身与她幽会。天后希拉得知后十分嫉妒,施计令宙斯现出原身“雷神”,结果塞墨勒在雷火中被烧死。宙斯抢救出未足月的婴儿狄俄倪索斯,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从宙斯的大腿里第二次出生,所以他的名字在古希腊语也是“出生2次的人”的意思。
持酒杯的狄俄倪索斯
━━━━━━━━━━━━━━━━━━
少年的狄俄倪索斯为了躲避希拉的迫害,坐在豹子的身上到处流浪。神话里,狄俄倪索斯俊美无双,随他漫游的人群里有老迈的西勒诺斯(Silenus)、长着尾巴和山羊蹄子的萨提尔(Satyr)与潘神(Pan),还有山林水泽的仙女们。从希腊到小亚细亚,他教会农民们种植葡萄,酿制美酒,因此成为酒神。狄俄倪索斯是古希腊农民最喜欢的神明之一,每年以酒神祭祀来纪念他,并由此发展出古希腊悲剧。
酒神与坐骑豹子
雅典“酒神”剧场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GreatDionysia)。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俄倪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俄倪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Dithyramb)”。Dithyramb一词源出于宙斯在“酒神”重生时的一声叫喊所激起的回声。古希腊的德尔法神庙中曾发现一块碑文,它把狄俄倪索斯称之为Dithyrambos,意即祈祷春天的再一次降临。所以,Dithyramb一词有神之子被春天所唤醒的意思。
《酒神祭》:[意]提香
《酒神与阿利阿德尼》:[意]提香
“贝七”的诞生就仿佛暗合“酒神”的“重生”和Dithyramb“唤醒春天”的蕴意。
《第七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的5月,是《第六交响曲<田园>》完成后久违4年的交响曲作品。这4年间拿破仑曾一度攻占维也纳,那时庇护贝多芬的贵族们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往国外,这使他无论是在经济或是精神上都饱受煎熬。他的耳病也越来越重,几乎已达到全聋的程度,同未婚妻丹莱莎解除了婚约,又使他心灵上遭受极大的痛苦。
正是摆脱了凡尘俗念对他精神的困扰和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艺术构思中,“贝七”才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贝多芬的画像
“贝七”全曲欢快、积极、明亮,代表乐曲明暗色彩的调性也选择了A大调而非贝多芬常用的令人伤感忧郁的c小调。1813年12月8日,维也纳举行了资助在哈瑙战役中受伤士兵的慈善音乐会。贝多芬亲自指挥了“贝七”的上演,据说当时:“(贝七)很受欢迎。那令人惊叹的第二乐章,在第一次音乐会中就反复演奏了两次……贝多芬的指挥虽然粗野,甚至有点滑稽,但演奏却非常精彩。”所谓的粗野,指的是贝多芬由于重听的关系,时常出现不合节拍的近乎可笑的夸张的手势,但他依然获得了观众们如痴如醉的喝彩。
贝多芬在《第七交响曲》的末乐章上注明“写酒神狂怒的胜利,无人能望其项背”。李斯特曾称此曲为“节奏的神化”,瓦格纳则评为“舞蹈的神化”,这些正道出了《第七交响曲》中澎湃于各乐章的节奏,是何等激烈凶猛。贝多芬使出浑身之力,向“酒神”献祭一段生命的狂舞。
“贝七”第二乐章曾被莎拉·布莱曼改编成《迷失的孩子》,收在她大卖的《月光女神》里。电影《国王的演讲》亦使用过第二乐章。广受欢迎的日剧《交响情人梦》的片头曲,即选用了“贝七”的第一乐章。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