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院艺术课堂】莎士比亚

2014-03-25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这里有张莎士比亚的肖像画,但他不一定真长这样子哦!

     到现在都还没有人知道莎士比亚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他在世时画的肖像画没有一张留传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莎翁肖像,很可能是画师照着已经去世很久的莎翁面相而勾勒的。


    莎士比亚自创了1700个英文单词,其中最成功、也就是为我们今天沿用的词,包括了“addiction”(瘾)、“priceless”(无价)等等。但也有被今天的学者们觉得“糟透了”的创造:比如“unsisting”(毫无没帮助,跟unhelpful差不多)、“cadent”(掉落,跟 falling差不多)

    莎翁生前最畅销的作品不是剧本,而是现在不那么有名的情色诗篇《维纳斯与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而且这尤其广泛流传于男学生之间。莎翁写这首诗的时候,伦敦所有的剧院都因为当时的瘟疫病而暂时关门,莎翁生计差点就无以为继。


    在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让我们简单认识下“莎翁”吧~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由于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被父亲从学校接回,不得已帮他父亲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也为他后来成为优秀的作家打下了基础。


    说起莎士比亚,人们都会想到世界闻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些作品标志着莎士比亚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

    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莎士比亚还有一部成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些人们会以为它是四大悲剧之一,其实不然,但它也是一部流传甚广的悲剧佳作。

    两位主角的爱情纠葛令人很是揪心,尤其是眼看就要得到了,最后却还是失去了,这样的情况在现实里很多,能引起人们的同感。

    这部悲剧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让人们一次一次的思考,一次一次的感怀,一次一次的拿得起放不下。这样的小说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让我们思考,小说同样让我们思考。因为我们也会面对这些事情,我们也会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徘徊,在利益和友谊之间选择。


    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社会现实非常的相象,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就是这一层层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记住这部作品,让一代代的人一次次的品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问了这几千年,虽然还是没有确切的答复,但是我们还是记住了这句名言。没有完美的结局,反而会让我们记住。因为我们想要改变。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

    也许这就是他作品的成功之处吧。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