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1月免费文艺展览指南

2015-01-10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静止在此处》摄影展

时间:2014年12月27日 ~ 2015年01月08日 每天10:00-17:00

地点:上海现代摄影艺术中 心中山南一路500弄1号丽都大厦1106室

归根曰静。

先 哲们把静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根是本。离开根本,所作不合于道,亦如漂浮之物,无法落定。只有处于安静的状态,才能拍得出具有宁静而打动人心的照 片,游移不定和不够严谨的照片,很难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九位摄影师在同一处静了下来,降伏了匆忙而过的状态,有把握的按下快门。每一丝光线,每一处细节, 都在落定的情况下完成。静下来的照片,让观看的人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新天地半空间艺术馆︱铅笔 PENCIL

时间:2014年12月15日 ~ 2015年01月10日 每天10:30-19:00

地点:黄浦区黄陂南路751号 1号楼2层

我们开始学画的时候就要学素描,素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肯定 和素颜、素人、素食这些词汇的命名相似。必须素,这个素里一定也隐含着重视理性,遵守规则,自我克制,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过程。



东游记巢颂—田子由个展

时间:2014年12月19日~2015年1月11日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13号

此次展出田子由2013年到2014两年间创作的近40幅作品。不同于《蝶恋花-万物生》的“禅意”,这一次田子由将以十年“东游”的感悟,将他最新创作的《巢系列》、《野草集》和《与马勒的交响》系列作品“诗意”的呈现在圣诞期间。


像建筑师那样速写——杨寅航个展


时间:2014年12月19日~2015年1月13日

地点:长宁区虹桥路1438号 高岛屋百货

我曾用童稚的内心感受这个世界

如今我试着用建筑师的思维

思考生命观察自然

每一张作品呈现出来的都是一次观察过后的重新发现

速写不是一种绘画的方式

而是一种面对世界的观察法

我正用这种观察法

在一次又一次发现着内心深处的模样

以及大自然里许许多多

如冬眠般未被触及的朦胧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

时间:2014年11月13日~2015年01月13日 每天09:00-17:00

地点:上海博物馆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展”将于11月12日起在上海博物馆开展,6件从未公开展示的珍贵青铜器将悉数亮相,而宝鸡历年来出土的3件青铜禁也将首次“兄弟相聚”。

宝 鸡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刘宏斌说,从今年6月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宝鸡各级文保机构,先后修复和清理了展品中的16件青铜器,这次也可以说是修复成果的 首次展示。尤其重要的是,2013年底编号为M4的墓葬出土的6件青铜器,包括2件青铜牺尊、2件青铜簠、1件四耳乳钉兽面簋和1件球腹青铜簋,均为首次 公开展出。


艺境情怀耀浦江——李岚清篆刻书法素描艺术展

时间:2014年11月16日~2015年1月15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 5米层

李 岚清同志是原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分管全国经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财税等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离开领导岗位后,李岚清同志十 分关心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投身文艺创作实践和普及推广,尤其是高雅音乐和中国篆刻艺术的普及推广,先后撰写出版了有关教育、改革、文化和艺术等多部 著作,创作了大量书法绘画作品和一千余方篆刻作品,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次展览由“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艺术展”、“诗印书情——李岚清书法艺术 展”、“我为大师画素描——李岚清素描艺术展”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展出篆刻作品400余件、书法作品100余幅、素描肖像作品200余幅,并辅以李岚清同 志的著作和创作工具,系统展示了李岚清同志在篆刻、书法、素描等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丰硕成果,将引领广大观众走进李岚清同志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


郑蓝森@Loop Artist-in-residence 驻地项目

时间:2014年12月17日~2015年01月18日 周三、五、六、日 13:00-21:00

地点:徐汇区安福路211号

郑蓝森,1992年生,画油画,做首饰,用叙事性的表达方式,探讨当代社会里的个体状态和种种关系。

本 次驻地中,郑蓝森将展出近期创作的油画系列,以及一部分首饰作品。同时,他将以Loop的所在地为中心,在城市生活、静自然以及旧时光中寻找创作灵感,并 尝试以油画作为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再将成果应用到首饰创作中。由Loop策划的个展会同时进行,贯穿整个驻地活动。驻地的最后阶段,最新的创作也将会进行 展示。


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

时间:2014年11月29日~2015年1月31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第三展厅

本 次展览以壁画为主,共51件/组展品,分四部分展现于阗佛教绘画的风采。第一部分:佛像庄严。主要以佛塔和佛殿中出土的佛像及菩萨壁画为主。这些壁画人物 脸型饱满,长耳垂肩,弯眉深目,高鼻丰唇,线条优美刚劲,柔韧舒展,极具于阗佛教绘画“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的特征。第二部分:如是我闻。主要展示的是 僧院中出土的壁画,内容多为天神和供养人。展品除了僧院中出土的人物画外,还有一些是达玛沟东部区域被盗佛教遗址中出土的伎乐天神像,多为犍陀罗风格。第 三部分:千年幽光。为一座复制的托普鲁克墩1号遗址模型。第四部分:附部 。展出托普鲁克墩及其周边遗址中出土的部分泥塑、乐器、锦和于阗文案牍等文物,从中可以了解8世纪前后于阗地区文化的高速发展与贸易的昌盛,来自不同民族 的人们在此朝拜休憩,相互交流的历史景象。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馆大展“多重宇宙”


时间:2014年11月22日~2015年2月01日 10:00-18:00

地点:21世纪民生美术馆 世博公园(世博大道1929号)

上 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将于2014年11月22日举办开馆展“多重宇宙”,该馆也将于近期对公众开放。作为民生艺术系机构的新成员,基于民生 8年艺术公益事业基础之上的M21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成立,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由原法国馆改建而成。“多重宇宙”从感知共振、体验行动、立体 园林、诗意声响、空间置换、回到个人等多角度切入到展览主题,共展出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芬兰、瑞士、荷兰、德国、西班牙、挪威、巴勒斯坦、中国 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艺术家、7个艺术小组的近百件作品,囊括绘画、装置、录像、声音及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

时间:2014年12月03日~2015年02月02日 每天09:00-17:00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2014年是印度中国友好交流年的,作为“印度掠影”的活动之一,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和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共同合作,举办“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 ”。

这次展览是印度佛教艺术在中国最大的一次展览,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选取90多件展品来上海展出,其中包括雕像、绘画等等,展现了佛教的发展历程。

印度的佛教艺术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大量的佛教雕塑诞生于巴尔胡特、桑吉、马图拉、鹿野苑、阿玛拉瓦蒂、那烂陀寺等佛教重地。值得指出的是,当今世界虽然广泛存在着冲突、暴力甚至毁灭,但以悲悯为怀的佛教在众多国家依旧蓬勃兴盛。


大知无碍

时间:2014年12月20日~2015年2月08日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地点: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9号楼101 学古斋画廊

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单色画艺术运动,以30岁左右的年轻艺术家为中心逐渐展开,是对保守的学术派艺术,官僚主义和殖民羞辱的一种抵抗,也是对内战的疗伤。

单 色画艺术家们为了找寻治愈与克服伤痛的方法,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民族美学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的媒介,就是艺术家的身体与行为。无论是日本物派创始人之 一,且与韩国单色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李禹焕先生;还是在画布背面涂满颜料,并完成作品的河钟贤先生;亦或是无数次将颜料剥离与回填来进行创作的郑相和先 生,他们的作品都好像是单独具备消化和排泄器官的某种个体存在。通过反复的动作,原本单薄的平面开始立体化,变得雕塑一般具有立体感。身体的行为,画面的 触感,是创作过程也是结果,更是相互的依存。艺术家们不止于吸收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更是开拓出了自己独有的新形式、新技法。


ATELIER MUJI 上海竹编展

时间:2014年11月21日 ~ 2015年02月18日 每天10:00-23: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999号 iapm环贸广场3楼无印良品店铺

上海本地产的竹子,竹编师傅们称为“本竹”。以前,上海郊县的村前屋后都要种上几排这样的竹子,可以挡风。等它们长了三四年之后,在白露时节砍下来,浸放在附近的小河塘里,农闲时再拿来劈成竹篾,制成日用品。如今,这种本竹也随着竹编师傅的减少而渐渐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这 次的展品是由上海本地11位竹编师傅手制的,年龄最大的是在虹口区海伦路开蒸笼店(即将搬迁)的魏师傅(93岁),年纪最小的是在青浦区朱家角镇开竹器店 的朱师傅(65岁)。每个师傅都有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过程,无论是祖传、拜师还是自学,他们都继承了先辈的智慧,再将传统的技艺应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 中。他们以“做出和我一样的人都能用得上的东西”为信念,而坚守着这项劳作。或许,这些师傅们在家家户户都用竹制品的那个年代里,算不上是手艺最出色、最 独到的,但他们是现今上海地区还在做竹编的少数人群中的一员。


“西学东韵”跨年名家版画展

时间:2014年12月22日~2015年02月28日 每天10:00-22:00

地点:徐汇区五原路 250号 流光漫影LGMY_ArtLiveSpace

参展艺术家有,赵无极、朱德群、丁雄泉、周春芽、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


举头三尺:贝灵悦摄影展

时间:1月10日~3月7日 周六 10:00-19:00

地点:南苏州路191号 艺术+上海画廊

举头三尺的距离这么近,那么远。是否还记得自己上一次翘首望向天空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发现头顶的那一方篷,正庇护着你为你遮骄阳挡暴雨?在它之上存在什么?在它之外的涵义又是什么?

在 上海里弄里,法国摄影师贝灵悦发现了她的宝贝——斑驳、残缺的布质或塑料天篷,它们在摄影师的镜头下,传递出一种如惠特曼诗歌般的沉静庄重、自由英勇又平 凡独特的美。艺术+ 上海画廊2015年的首个展览“举头三尺:贝灵悦摄影展”,通过近摄的天篷图片,同时展示本地居民及他们在纸板上写下的文字和存在于里弄中的废弃物品,旨 在歌颂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所从未被注意发现的美。通过抽象化的色彩与肌理,“举头三尺”是一席与社会各阶层的对话,同时也是一场视觉与社会学探讨。


首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

时间:2014年10月28日~2015年03月08日

地点: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近苗江路)

“青 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今年推出的一个全新展览项目,以扶植培育海内外华人青年策展人为目的,借由他们的视角展现年轻华人艺术家的视觉艺术新 成就,进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该计划以网络投稿的方式征集策展方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遴选出前三名,并给予资金支持,最终让他们 的方案在馆内得以实现。


阅人——2014上海国际版画展

时间:2014年12月20日~2015年3月20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 0米层15、16展厅

这 一届版画双年展的主题是围绕人物创作展开的。从近来世界各地举办的多个国际版画展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艺术家们更关注对形式、图形、技法、材料、肌 理等版画本体语言方面的探索,作品在观念、手法、面貌等多各方面日趋丰富,然而,人物主题的作品渐少,这一现象当然有其合理性,但还是有部分艺术家依然对 版画人物创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创作出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秀作品。


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

时间:2014年11月16日~2015年4月18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 0米层20、21展厅及中厅

徐 悲鸿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开辟了“中西融合”的艺术创作道路,建立了中国学院美术教育体系,支持、鼓励并促成一大批莘莘学子赴法学 艺,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师。他留法归国后的创作和教学生涯不乏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有各种文献记载资料供我们学习和探讨。而他早年在法国历尽艰辛的探索历 程、当时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却鲜为人知。距离徐悲鸿当年奔赴法国学习时隔将近百年,恰逢明年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 大家作品联展》将展示、回溯、并客观地梳理徐先生的留法历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