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丨画僧石涛笔下的禽鸟异兽!

2015-11-26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清 石涛《秋鹰图》1702年作
《秋鹰图》题诗:
海天一奋下层层,二月潜藏八月凭。
莫说乱巢无处觅,听他灵鹊报孤棱。



清 石涛(款)《礁石白鹅立轴》







石涛的《鹤寿千春图》是一件汇集诗、书、画三绝的上乘佳作。
《鹤寿千春图》简洁、奇特的构图,除了一鹤一桃之外,不置任何衬景,既鲜明的突出了主题,又集中的冲击了观看者的视觉。大笔一挥而就,不多渲染,痛快淋漓,这正是石涛的独特风格!
再看这鹤与桃,一大一小、一上一下、一俯一仰、一动一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丹顶鹤微展双翅,俯身低头,二眸凝视着下方的蟠桃,而这枚连枝带叶的桃子也似有灵通,仰面努嘴,甚至伸出双臂样的枝槎,在打招呼,如长幼之关怀,似亲人之抚爱,像友朋之倾谈,意趣盎然。
画的上方,洋洋洒洒,一篇长诗,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在石涛数以百计的诗作当中,众体皆备,但尤擅古体歌行。这里题的诗就是一首“七古”。共有二十四句,以七字为主,中有“君不见”和“又不见”插入。用韵宽泛不拘,平、去、入随句灵活运用,自然和谐,如歌如述,声情并茂。画意未尽,由诗阐发,而读诗之时,又不能不注意到迎头盖脸的题字书法了。
从视觉效果上看,它的份量当与图画平分秋色,这就是石涛书法的魅力!众所周知,他的书法出入汉魏,尤其倾慕元季高士倪云林的遒媚古劲的风致,然而由于他的性格和艺术主张的原因,便又参照了徐文长的放浪恣肆的态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疏疏密密的行间,大大小小的字体,深深浅浅的笔墨,跌跌宕宕的神态,长长短短的句式,与全图构成了一个浑融、灵动,意趣横生的统一体。总之,只有此画、此字、此诗,才能称为石涛、才能称为“三绝”!
清 石涛《猫趣图》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