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千与千寻》10处细节 解读你不知道的神隐

2016-04-28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上海金融学院大学生艺术团

在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静寂无声的窗前,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献给孩子们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孩子终将长大,在面对那个冒着黑烟,被湿气,欲望笼罩的大浴场般的社会时,是否能鼓起勇气,不忘初心,收获美好。


10.鸟居


鸟居,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千寻和家人在开车的途中经过了一个被建在了一个树旁的鸟居,这个位置不同寻常的鸟居成为了他们即将进入神奇世界的第一个预兆。


9.眼睛


说起这个眼睛,其实是一个不怎么能引起注意的细节,在千寻与父母走进商业街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眼睛形状的广告,让人联想到柘植義春《ねじ式》中的一幅插图。日语中眼睛的说法是‘目’读作‘め’,而日语中的‘夢’读作‘ゆめ’,联系柘植義春的梦的故事以及看板的相似度,可以怀疑作者在这里用眼睛来暗示这儿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个梦。


8.黄昏


“黄昏(たそがれ)”一词来源于“誰そ彼”。在日落前后的这段时间,由于四周光线暗淡了下来,人们在路上擦身而过时,会彼此互道“誰そ彼”,也就是“あなたは誰ですか(您是谁)”,以此取得相互间的交流。由此日落时刻被称作“たそがれどき”,后来就演化成了“たそがれ”,即逢魔时。


7.桥


火车是时间的载体,桥则成为空间的过渡。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从人类世界跨入神灵世界,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桥的这个隐喻意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往往有同样的意味,中国的传说中,人死后就是要过一座奈何桥,完成一次生命的超脱。


6.汤屋


「浴场」是日本文化的特徵之一,意味洁净灵魂的场所。我们可以看到汤屋有一面旗子上写着油字,挂的牌匾也是油屋,实际在《和英辞典》对汤屋、油屋两个日语词的解释也差不多,表示“公共澡堂、浴池”这个意思。脱离于现实的汤屋,仍然有等级之分,仍然充斥着对金钱的欲望。


5.河神的丸子


河神的丸子是河川主人的回礼,在日文中被叫做“苦团子”,带有净化的效果的,吃下去后会净化体内的不纯洁。其实最开始获得丸子的小千吃了一小口,可是只是很难吃,并没有吐,说明小千的灵魂是纯净的,并没有被污浊包裹。河神的丸子让人们回到本源,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4.猪


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献给神明的食物,被汤婆婆变成了猪关了起来,这里猪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埋头只知道吃的猪,人类在那个世界变得一无是处,其贪婪的本性暴露出来。


3.电车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多次出现了电车这一元素,并且主人公千寻最后也坐上了没有回程的电车,毅然的踏上了拯救白龙的道路。宫崎骏本人曾说过:“比起让千寻与白龙和汤婆婆决一死战,还是让千寻带着希望踏上旅途更好,而电车又是出发的标志,所以电车在《千》里多次出现。”


2.无脸男


无脸男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象征了空虚与寂寞。当无脸男看见千寻时,是那一种纯真吸引了他,这也是一种原始的需求,但在这种需求的同时,一种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渐渐演变成一种占有欲,并且想通过金钱来建立关系,金钱似乎使无面人不再孤单一人,然而通过吞噬他人,膨胀的不单是他的身体,还有他的空虚与寂寞。所以,宫崎骏想表达的大抵就是大自然与文明社会的对立,人在文明社会中的迷失,只有通过重新反省与大自然的关系来找回自我。


1.名字


「名字」是电影中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名字是自我精神的象徵。每个人的名字不过是一个代称,但依然是每个人独特的记号,相貌会变,年龄会增长,岁月也无法夺取的就是每个人从出生就携带的名字,只有不忘记,才能不管多久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