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元宵佳节多诗篇,最爱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的优美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汉的雄强、唐的鼎盛、宋的雅美,流淌在汉赋、唐诗和宋词里,犹如遥远的风华丽影,纵使绰约却千年不灭。然而,凝思之际固然心驰神往,但在日常的凡俗生活中,这些温情润泽的历史文化、精致唯美的意趣追求,却甚少烛照当下、关切今人。在喧嚣忙碌的时间之流,传统节日正如港湾驿站,让人们放缓脚步、稍作驻足,去联接历史、体验文化。
在传统历史文化中,艺术审美是重要的内容。以至于近现代提出传承复兴传统文化的时候,有识之士就十分重视美育的作用。在传统历史文化里,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把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倾向异常明显。房舍、服饰、器具、饮食,以及内在心灵和情感,都能成为艺术审美的主体和对象。传统节日,不少都是传统文化某方面的集大成者,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因为艺术审美而净化升华。
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同样非常需要艺术和审美。传统节日就像门户和窗口,让现代人得以领略古典之美,得以体认那种贴近自然、温润细腻的独特情感。这种化育心灵、滋润情感的力量,可以助益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上元佳节,当亲友相携观花灯、猜灯谜,当合家团圆共进汤圆,当晧月清照“春江花月夜”般的清丽静谧,传统文化的力量就会悄无声息地显现,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成风化人。
.png)
.png)
活的文化不会遗世而独立。它应该依附于载体,藏匿于生活,在人们的衣食起居、所思所想中传承濡化。过元宵,不仅仅是看看花灯、猜猜灯谜、吃吃汤圆,培育内心对于艺术和审美的感受能力,体验那种传统文化所熏陶的独特情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诗情画意,才能更好体认传统文化的神韵之美。元宵如此,其他传统节日皆然。
艺术团
不忘初心
祝您晚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