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找个位
这是你的开学礼 ——

一眨眼的时间,再过几个小时就是开学的日子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在寒假玩得是否开心。开学在即,每位学子一定都做了不少准备。那么你是否好奇,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预备开学的。
.gif)
入学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古代家长择定吉日后,要为孩子筹办入学用品。家境富裕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入私塾读书时不仅有书笔文物茶壶盖碗手炉脚炉等,还有四个小书童跟随,外加几个年纪较大的仆人伺候。父母还要筹备祭拜圣人的礼物这一风俗来自于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意思是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随着孔子成为儒学先圣,西周时期,祭拜先圣先师的祭品一般是芹(寓意勤奋)藻(寓意早起)等一类的普通菜肴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变成猪牛养等肉食供品。
古人尊师重教,拜请老师是孩子入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明代人黄佐的泰泉乡礼中记载了一段拜请私塾老师的过程:众共推择学行兼备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选,以为教读约正率钱具礼,于正月望后择日开学预期,遣人赍书聘之届期,乃躬迎之约正率钱,凡有子弟愿入学者,人各不过五十文,多则纱一疋,侑以羊酒,少则布一疋,侑以鹅酒。家长需要准备丰厚的礼品和学费(古代又称贽见礼),同时请人写下邀请函,以表尊敬 。邀请函格式一般如下:乡侍生某姓名顿首启硕德某先生道丈执事:侧闻先生学行纯懿,里闬钦仰之日久矣兹某择某月日,敢以乡校教事见屈盖欲一乡童蒙观感,弗纳于邪,启其聪明,养之以正,克遵名教,是大有造于某也倘不遐弃,则某荣幸之至敬因执事者以闻某年月日,某再拜启。
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时至7时到校,17时至19时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初十才散馆,休假时间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时至9时入学,15时至17时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其他时间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时至11时吃饭,每年端午、中秋、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各放假一天。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gif)
话不多说,希望同学们在返校途中务必注意人身安全,留意随身携带的物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使出洪荒之力,迎接到来的春日,开启下半学期的精彩生活!
.png)
.png)
☾
艺术团不忘初心
祝您晚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